战国时期的四大人物 春秋战国名人

春秋时期的名人(战国四大人物)
战国时期是中国农业、思想、科技、军事、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 。为了生存,诸侯国进行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政治改革,如(魏)、吴起(楚)和商鞅(秦)的政治改革 。强兵富国之后,他们开始了吞并战争,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大一统的进程中,这些人正经历着君主专制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划时代变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接下来逐一介绍(从生僻到熟悉的四大名):
1.四位顾问
王旭

他生于战国时期,史书上有时称他为王禅 。但比起他的真名,鬼谷子这个外号更为后人所熟知 。因为住在云梦谷的僻静处,被后人称为“鬼谷子” 。作为最高谋士,他融合了百家之长,创建了自己的家庭,以权谋、演讲、辩论闻名于百家 。战国时期很多谋士都是向鬼谷子学习的 。
张毅

出身于魏国名门望族,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后来为了显示自己的野心,外出辅佐秦 。当时秦国强大到让东方六国闻风丧胆 。但张仪提出的“连横”政策,得到了秦的赏识 。他当上了秦国的宰相,派出使节游说六国,为秦国的发展赢得了不少时间 。
苏秦

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洛阳 。年轻时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技能 。苏秦选择了“联合”的外交策略 。他游说六国,提出了联合六国反秦的策略 。在东方六国的支持下,他建立了六国联盟,而苏秦担任联盟“联合”,以六国为封 。在他的计策下,强大的秦国被硬生生遏制在函谷关口,十五年不敢再往东 。
里斯

他出生于战国末期的河南上蔡,师从儒家圣人荀子 。然而,李斯虽然师从儒家,但最终还是走上了法家之路 。出师后,他去了秦国,受到了秦国君主的赏识 。依靠金银珠宝买通了大量的六国官员,疏远了君王与忠臣的关系 。在李斯的谋划下,六国局势恶化,而秦国却越来越强大,最终吞并六国统一全国 。
2.四大英雄
赵武灵王

赵,字永,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 。在任时,
军事方面:“骑射”的推行不断促进赵国的军事实力在战国中后期成为强国,甚至与秦国相抗衡 。
开疆拓土:吞并孙中山,打败胡林、娄烦,开辟云中、雁门、戴军 。
修建长城:修建了“赵长城” 。为了阻止胡林和娄烦南下,修建了两座长城 。第一条线是今天内蒙古的吴家河、狼山一带,第二条线是从内蒙古的乌拉特前旗、包头、呼和浩特到今天河北的张北 。
燕昭王

(前335-前279年)姬姓燕,名人(一说),季承人,燕国人,战国时期(前311-前279年)燕国第39任君主 。
即位后,卑身厚币招贤士,士子争相吞服 。苏秦负责外交,乐毅负责内政和军事 。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国富民强 。
军事上: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乐毅率军以三晋、秦楚之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军,占领齐国城池七十余座,齐王战败被杀 。严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 。
齐王(又称齐王)

田,战国时田忌的第六任国君,之子 。公元前302年,他正式即位 。
军事:发动悬沙之战,打败楚国 。关谷之战打败了秦国 。吞并富国宋国,南伐楚淮北,西侵三晋 。
悲剧结局: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72城,齐王逃出莒城,被楚国大将直一杀死 。


他姓易,名纪 。他是战国时期(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秦国的君主,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的同父异母兄弟 。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王之一,在位56年 。
论军事:伊阙之战、五国征伐齐、燕营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军事行动,削弱了六国国力,为统一秦国的战争奠定了基础 。东周都城洛邑被攻占,周赧王被攻占,九鼎迁至咸阳,结束了周朝的统治 。
外交:采用任伟和范雎提出的远攻近攻战略 。
3.战国四大家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名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
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沈不海的“术”、沈导的“势”,集辩证法、朴素唯物论、法学于一身,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言论和著作 。其理论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 。
孟子

孟子,名柯,本名(约公元前372-289),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儒家思想的代表 。他们和孔子一起被称为“孔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