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孩子沟通前,先学会尊重

有位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不好 , 却十分喜欢动漫 。 有一天 , 他鼓起勇气向妈妈讲了自己将来准备学漫画 , 成为一个动漫画家的愿望 , 结果妈妈对他的想法嗤之以鼻:“哼 , 你还能学会画画?先把你的学习成绩搞好吧!”这简直如一盆冷水浇在孩子身上 , 孩子从此再不跟妈妈讲自己内心的想法 , 对学习也更加厌恶了 。


在与孩子沟通前,先学会尊重

文章插图

【在与孩子沟通前,先学会尊重】

很多父母苦恼于青春期孩子不与自己交流 , 与自己的距离渐行渐远 。 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有青春期孩子成长特点的原因 , 另一方面也与父母缺少对孩子想法和行为的尊重有关 。
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的研究发现 , 中国高中生觉得父母关心自己最多 , 但他们与父母聊天最少;94.0%的中国高中生觉得“父母关心我” , 而只有54.8%的中国高中生“经常和父母聊天” , 更有高达21.0%的高中生觉得自己的烦恼无处可诉 。
高中生倾诉烦恼的首选对象是同性朋友 , 其次是异性朋友 , 然后才是向母亲倾诉 , 而父亲的位置更为靠后 , 仅列第六 , 甚至排到网友之后 。 而中学生不愿意向父母倾诉的原因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并不被父母认可 , 害怕被父母否定和嘲笑 。 所以父母在改善与孩子的沟通和关系上还需要有所努力和行动 。
教育从尊重开始 , 尊重是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的前提 。 对孩子的尊重应该是贯穿他整个成长的过程 , 但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尊重更为重要 。
要做到对孩子尊重 , 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孩子成长的规律和特点 。 青春期孩子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和阅历 , 其许多想法都有不切实际的一面 , 但不可否认这些想法都带着孩子美好的愿景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 父母听到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后 , 即使自己不认同也不要给孩子打击和否定 , 而是要鼓励孩子去尝试 , 让孩子自己去验证想法的可行性 。 当孩子勇敢去尝试后 , 这些经历会带给他更深刻的体验 , 这是父母的说教所不能给予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