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 , 如何给孩子补充营养 , 让孩子长得好、少生病 , 就是家长们最操心的话题之一 。
从前 , 给孩子吃鸡蛋、煲肉汤 , 已经称得上进补 。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食品选择也变得多样 。
很多家长开始将目光从普通的肉蛋鱼 , 转移到名贵补品上来 , 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进补“高级”食材 。

文章插图
我在看诊时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宝宝总是生病 , 我担心反反复复吃药对宝宝身体不好 。 您说要注重平时饮食调养 , 要‘治未病’宝宝体质才会棒 , 那我给孩子多吃一些人参、燕窝、花胶之类的补品是不是比较好呢?”
答案当然是NO!
一般情况下 , 小孩子没有必要吃这些补品 , 也不鼓励家长给孩子吃这类补品 。
如果想适当进补 , 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 , 把握好补品的剂量、性质 , 看好进补的时机 。
Q1 究竟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进补?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家长曾经来问我 , 孩子能不能吃蜘蛛胶(花胶的一种 , 1斤约2万元)?
其实这位家长已经买给孩子吃了 , 吃了一次 , 孩子隔天就发烧了 。 这明显就是虚不受补 , 补得不适宜 。
我的理念是“儿为虚寒体” , 大多数孩子的体质是气虚质 , 脾常不足 , 理论上来说吃些补品其实是有益健康的 。 但孩子毕竟和成年人体质不同 , 身体机能尚处于稚嫩的状态 , 要是进补把握不得当 , 就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
身体虚 , 是肯定能补的 , 那孩子怎么还会“不受补”?就是因为不该补的时候给TA补了 , 补得不得法 , 时机、剂量都把握得不对 。
补品怎么吃 , 什么时候补 , 这里面 , 是有讲究的 。
首先 , 给孩子进补的大前提 , 就是孩子要身体健康、没有病痛、消化功能比较好 。
比如上面提到的补品——花胶 , 是不太好消化的 。 如果孩子身体有什么不舒服 , 这时候进补 , 反而可能加重孩子机体运行的负担 , 而且补品也不能真正发挥出功效 。
第二 , 给孩子进补也要根据年龄段区分 。
一般来说 , 三周岁以内的孩子 , 别说上述的补品 , 就是含普通药材的汤水也不必多喝 。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 , 最有营养价值的就是主食(母乳或配方奶粉)和辅食(米糊、蔬果等) 。
作为辅助性的食疗 , 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给孩子准备一点药材汤 。 但一定要注意 , 只能是偶尔进食 , 最多一周一次 。
三周岁以上的孩子 , 消化水平已经比婴儿时期提高了很多 , 但仍然不必经常进补 。
这时候的孩子 , 大多已经能自主进食 。 按照明代医者万全的观点 , “小儿无知 , 见物即爱 , 岂能节之?节之者 , 父母也” , 家长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合理管控好孩子的饮食 , 保护孩子的脾胃 , 那么进食补品才会发挥较大效果 。
如果要给三周岁以上的孩子进补 , 可以一周一次 , 最多两次;一天之内最多一次 , 每次的量不能多 。
以煲汤为例 , 每次给孩子喝50ml即可 , 最多不超过100ml(普通饭碗一小半的量) 。
Q2 常见的名贵补益药材
哪些可以给孩子吃 , 哪些不可以?
家长们最常提问的补益药材有人参、鹿茸、燕窝、花胶和冬虫夏草 , 这些也是常见的名贵食药材 , 对人体的补益作用的确有 , 但对孩子来说要慎用 。
人参

文章插图
人参 , 有益气固脱、安神益智、提气扶阳、活血强身等作用 。
但如果经常给孩子吃 , 可能导致性早熟、 皮疹、食欲减退 , 也可能诱发神经系统兴奋 如心跳加快、易激动、失眠等不良反应 。
因此一周1~2次服用 , 不能再多 。 中医一直就有“少不服参”的说法 。
推荐阅读
- 秋季小心轮状病毒,预防宝宝腹泻试试这几种粥饮
- 孩子身上常见的两种“疹”,掌握这些就能巧应对
- 散瞳对孩子有伤害吗?
- 给宝宝吃坚果需要注意什么?
- 健脾消食,一碗汤有效防治孩子秋季腹泻
- 孩子体弱多病的原因: 三大系统疾病根源在脾土
- 孩子过敏性鼻炎,容易感冒,该怎么办?
- 孩子贫血怎么办,贫血吃什么好?
- 提高孩子免疫力的方法
- 如何在早期给宝宝做好语言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