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双子杀手》是怎么让51岁的威尔·史密斯通过CG技术年轻到23岁的?


电影《双子杀手》是怎么让51岁的威尔·史密斯通过CG技术年轻到23岁的?

文章插图
影片借助动态捕捉技术,根据威尔·史密斯的表演,来创造一个年轻版的他,这不是简单的面部置换,而是完全用视觉创造的 。这是第一次用CG技术为整部电影创造出一个真正的人类而非虚拟角色 。
不走捷径的“数字化真人”
【电影《双子杀手》是怎么让51岁的威尔·史密斯通过CG技术年轻到23岁的?】由于本片中需亮相同一角色的两个时期,《双子杀手》的另一亮点便在于“数字化真人”的打磨 。
“将《双子杀手》拍成电影这件事,我已经酝酿了20年的时间,但囿于技术原因,我一直没有开工 。” 技术上的完美主义让李安宁可将这部心仪已久的作品搁置数十年,也不愿将抱憾的作品轻易与观众见面 。而如今,当时机成熟,李安自然亟不可待 。
为了完美还原威尔·史密斯的年轻样貌,电影邀请到了《阿凡达》《指环王》等史诗巨作的特效团队,由李安携手数百位特效师历经2年倾力打造,一起完成这一场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 。
对此,数周前刚过完自己51周岁生日的主演威尔·史密斯表示,在李安的想法下完成的电影,能够让他本人的“年轻版”呈现出自己23岁时的膝盖、背肌等躯体部位应有的健硕,通过100%的年轻化还原呈现出来 。
高帧频技术,李安再次铤而走险
120帧、4K、3D,在《双子杀手》中,李安延续了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的高帧频技术手段,还新增融合了高亮度、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等电影放映领域的技术 。
120帧的电影,意味着头发丝、肌肤上的汗腺与光泽、甚至演员的妆容,都纤毫毕现,因此,这也使得威尔·史密斯等一众呈现了特写镜头的演员,都裸妆生生暴露在观众面前 。但这对于观影人来说,意味着真实、切近 。
这次院线的支持力度会比之前大 。此前,华夏要求在《双子杀手》之前,内地至少要有100家电影院可以放映120帧/4K/3D的格式,覆盖北上广深和杭州、武汉、西安、昆明等重点票仓城市 。这个数字相比3年前的全球5家,已经翻了数十倍 。
扩展资料:
第一年技术准备,第二年拍摄与技术研究并行,第三年又用了近一年制作,《双子杀手》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制作周期 。
李安表示,在准备的过程中,团队做了很多测试,威尔·史密斯也参与到了该环节,一起研究要如何做逐层的表演捕捉(具体可详见钛媒体此前对该技术介绍的相关报道),然后梳理出一套方法论来运用于拍摄,这是很珍贵的 。
“除了3D摄像机,3个房间的500位技术人员和艺术家(我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一起在新西兰逐步将年轻版的史密斯呈现出来,他们是创造了奇迹的人 。” 提起数字化真人的制作,李安笑答 。
为了去演好二十多岁的数字化真人,史密斯在采访时思忖片刻、做了个形象的比喻:“我觉得要把自己的天真演绎出来,是很不容易的 。就是当你已经知道一些东西,却要当做自己从未染指过 。比如性经验——有过和未曾有过,走路的姿势都会不一样!”(笑)
180年前,当摄影技术发明的时候,许多画家开始担忧失业,但随后便催生了魔幻现实主义、后印象流派,顺势者在写实主义之外开辟出了一片艺术新天地;当电影甚至电视普及时,话剧演员的转型也经历了神情与动作的夸张、台词的字正腔圆到一定程度的收敛式表演的过程 。
因而,如今的“数字化真人”和120帧、3D技术下的演员表演,要经受的严峻考验也如是,只要逾越这一道天堑,或许便会创造新的电影奇迹 。
个人认为,如果你有钱的话,最好还是选择3D/4K/120帧放映系统如果能够还原,当然是更好,这给人带来的冲击感与真实性是和普通放映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你想体验这种顶配的真实感觉,自然就要贡献更多的票房 。繁多的放映制式令观众眼花缭乱,也不知道该选择哪种才好 。
此次李安新作双子杀手在电影拍摄技术层面可谓是沿用了一贯的高标准严要求,采用了120帧拍摄技术,这已经领先的许多传统拍摄电影的方法 。而如此超前的拍摄技术也导致了双子杀手的放映制式相当之多 。有有3D/4K/60帧、3D/4K/120帧、3D/2K/24帧,甚至还有普通2D的放映系统也有很多巨幕、IMAX影厅等 。
顶配版,最大的感受是画面特别清晰,演员脸上的雀斑都一清二楚,3D效果触手可及,动作戏冲击力特别强,威尔·史密斯似乎要破幕而出 。不过,价格也不便宜 。虽然影院少、价格贵,但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还是推荐顶配版 。

推荐阅读